
10月7日,巴以战争爆发,美国被极大地牵扯了战略精力和资源,无暇顾及到乌克兰,俄罗斯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11月24日,根据中国多家官方媒体报道,乌克兰首都基辅遭遇了“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自杀无人机袭击,并导致正在基辅访问的拉脱维亚的总统,林克维奇斯,也在慌乱中躲进了地下掩体中。
根据媒体的报道,自杀无人机的袭击持续了数个小时,共有75架“见证者-131”、“见证者-136”无人机袭击了基辅。
林克维奇斯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在乌克兰基辅的避难所里进行躲避的照片。
乌克兰政府宣称“击落了其中的74架”、“导致5人受伤和建筑物起火”,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发动的对基辅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
俄军选择这个时间点,对基辅展开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透露出3个信号:
信号1:冬季来临,俄军试探基辅防空的弱点,预计后期会大规模袭击发电站等能源系统。
乌克兰士兵在对空射击无人机
目前基辅的防空主要是美国提供的爱国者-2(2套)、爱国者-3(1套),另外,就是德国提供的“猎豹”双管自行防空火炮。
这次75架自杀无人机的袭击,更多是测试基辅防空的弱点和阵地位置,后期俄军很可能会大量使用“见证者”这种价格非常低廉,但是威力很大的无人机,对包括基辅在内的能源系统进行攻击。
见证者系列自杀无人机
去年冬季俄军就首先使用这种战法,在苏洛维金大将的指挥下,俄军大量使用自杀无人机,给乌克兰的能源系统尤其是发电站、变电站,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信号2:趁你病要你命,美国和北约深陷巴以战争,对乌克兰的支援日趋减少。
巴以战争,对俄罗斯是比较有利的,大大牵扯了美国的战略资源。
巴以战争远看不到结束的迹象,这对俄罗斯是难得的好机会。
乌克兰的“夏季大反攻”其实已经实质性的失败,乌军在得到北约大量的武器装备的背景下,并没有取得对俄军的重大胜利,这让北约对乌克兰是很失望的。
在10月底,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曾经公开说道:
“北约提供的武器总是滞后,导致乌军失去了很多痛击俄军的机会”;
“就算明年(2024年)我们得到了F-16战斗机,也不太改变战局,因为俄罗斯人已经升级了S-400”;
“北约并没有义务为我们提供这一切,我们表示感激,我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扎卢日内是北约非常认可的乌军司令
扎卢日内的这一番话,其实暗藏了对北约的不满。而北约则认为,已经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武器,乌克兰依然没有取得重大胜利,乌克兰需要从自身找原因。
关于军援的最新消息是,随着巴以战争的爆发,北约无法履行在2024年3月份之前,向乌克兰提供100万发155毫米榴弹炮弹的承诺,这对乌克兰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155毫米炮弹
信号3:俄军将战火继续燃烧到基辅,以拖待变,让深陷巴以战争的美国对乌克兰产生“厌烦感”
俄军的战术现在看,非常明确,就是“以拖待变”。
占领全部乌克兰推翻泽连斯基政府,对俄军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么吃下已经占领的乌东4州和克里米亚半岛,就是俄罗斯首要的目标。
已经打了620天的俄乌战争,俄罗斯并没有像美国预想的那样迅速崩溃,而是展现出越发强韧的战争潜力。
1.4亿人口、上百万军队、数千枚核武器、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能源和粮食,让美国愈发认识到,想要利用乌克兰战胜俄罗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笔者认为,俄罗斯占领乌克兰,是不可能的。同样,乌克兰想要收复乌东4州和克里米亚,也是不可能的。
最终俄乌战争一定是妥协来结束,很大概率是乌克兰以土地换和平,以土地换取乌克兰加入欧盟,加入北约对乌克兰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